“谢邀,人在美国,刚下飞机,211大学,年薪百万,很高兴来回答你这个问题。”
(资料图片)
上面这句梗熟悉吗?如果你熟悉的话,这就是知乎有名的“知乎体”。
其实中国有14亿的人口,我们不能说月薪过万的人没有,但如果是放在这14亿人口里面,那是真的很少很少的。
月薪过万,年薪百万这个梗,其实最早是从知乎里流传出来的。在知乎早期,用这个软件的人都是一些985、211高校毕业的,同时知乎问答那时候还是采取的“邀请制”。
在那个阶段,早期知乎用户的确算得上是高学历高素质高薪的“三高人员”,因此很多人会用“人在XX,刚下飞机”这样的回答体。
但后来随着知乎的崛起,用户规模越来越大,问答也不再采取邀请制了,因此很多答主开始倾向用这类“知乎体”来假装高大上,再随着人们的戏谑和自嘲,互联网文化的一扩大,给人造成了一种“月薪过万遍地有,年薪百万是常态”的错觉。
真正月薪过万的人,到底有多少?我们来看看真实数据。
首先,从数据来看,月薪过万和平均薪资其实是有相当大的水分的。最重要的一点是,这些数据全部都是税前的工资,是扣除了五险一金的,并且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五险一金,还包括了企业用人单位的五险一金。
从这里来说,企业五险一金是占了大头,很大程度上把这个平均数据给拉高了不少,如果按照实际到手的现金上万这个概念来算的话,全国比例会更少更少。
第一点,有九亿人口月收入不超过两千。(包括老人小孩)
按照我们14亿的人口数据来算的话,那么月薪上万的人,就一定是在这剩下的五亿人口里面。
2019年4月23日,腾讯理财通联合腾讯金融科技智库、腾讯网企鹅智酷发布的《2019国人工资报告》中就指出,受访者中工作10年以上月薪过万人数不足三成,只有22.44%。
这就意味着那些工作不足10年的人月薪上万的比例会更低。与此同时,在该报告数据中工作十年以上的人里,依然有七成难以月薪上万,这一点非常具有其现实意义。
目前月薪过万人数比例最多的6个城市分别是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南京、杭州、广州。对应的月薪过万比例分别是35.09%, 35.07%, 26.91%, 19.37%, 18.6%, 14.74%。
当然了,我在前面也提到过,这个数据中有很多是五险一金和绩效奖金等组成部分。
例如,我一位堂弟在某国有建筑公司中工作,月薪为七千多,可加上过节费、五险一金等等,他的薪资实际上是上万了的。
但这种到手七千多和我们传统认知上的“到手一万+”还是有很大的误区的。
我们以2018年的深圳市为例,2018年深圳市薪资水平报告的样本是253431份,这里面月薪10k~15k的比例是8%,月薪15k到20k的比例是3.2%,月薪20k以上的比例是5.8%,相当于月薪1万以上的人口比例总共是16%,我觉得这个比例跟深圳真实月薪上万人数的比例是比较接近的。
按照这个收入模型,我们保守估计,北京上海的月薪上万的真实人数不会超过30%,而深圳不会超过20%,至于杭州、南京、广州这些城市的比例,不会超过15%。
而在成都、重庆等一二线或三四线城市中,这个比例应该不会超过8%。
从整个整体来说,月薪上万的人口比例中,我个人认为比例不会超过10%。而目前我们的就业人数大概是在8亿左右,那么估算一下,月薪真正达到上万的人,在全国范围内应该不超过8000万。
我们以2018年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,这个结论也是比较符合的。即绝大多数人的薪资区间值还是在3000-8000这个区间值中,大部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不足五万,有的省份甚至低于三万块钱,足以说明月薪过万的人还是非常少的。
另外,还有一些数据可以为此做一个佐证:
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有五亿人没有用过马桶4%的人口具备本科学历这些数据,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,在真实社会中,月薪上万的人依然极其稀少。
因此,“月薪过万遍地有,年薪百万是常态”这一说法,离真实世界非常远。
从另一点来说,得益于M2的增幅,也使得薪资的增幅不断扩大,收入增幅非常高,但实际购买力并没有增加多少。
所以,踏踏实实上班,比月薪过万,年入百万这一想法要实际得多。
-
艺术家边剃头,边作画,用10万根白发创造“新东方明珠”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。近日,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,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《新东方明珠图》献给上海。杨烨炘以疫情期
-
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?亚马逊回应“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。”近日,消费者赵先生向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投诉,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,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。
-
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“阳光二手车”工作,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,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,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,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-
国家卫健委: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有望打通3月15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《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发布。
-
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:冠军碧桂园近日,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(金额)TOP100榜单。令业内惊讶的是,除了品牌房企名次“乾坤大挪移”,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“名不见经传”的新面孔。
X 关闭
X 关闭